距离第二十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周”10月18日沪上启幕仅剩8天,这场由广东省作为本届艺术节主宾省中国投资配资平台官网,携手香港、澳门,与组委会共同打造的文化盛宴,已进入最后筹备冲刺阶段。
7台14场原创舞台剧目、规模空前的广东美术百年大展、富有岭南特色的非遗艺术表演、优质文化产品宣介活动即将一一亮相,不仅将展现大湾区的文化基因与创新活力,更将推动岭南风华与海派气韵深度对话,为两地的文化交融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演出
七部舞台剧目、多场非遗表演将亮相
共展湾区文艺融合创新
本次文化周期间,7台14场舞台剧目将在上海多个场馆集中上演,涵盖舞剧、粤剧、话剧、芭蕾、杂技等多种艺术类型,均为粤港澳大湾区近年的原创精品,共同勾勒出湾区文艺多元共生、融合创新的鲜明特质。
展开剩余87%舞剧《英歌》(摄影:侯扬)。
广州歌舞剧院舞剧《英歌》将第三次赴上海演出。作品以国家级非遗“英歌”为核心,融入潮剧、木雕等地域元素,在“以舞叙事、以情动人”创作理念的基础上,将非遗传承与家国叙事紧密结合,体现文化温度与时代共鸣。
新编古装粤剧《双绣缘》。
广州粤剧院倾力创排的新编古装粤剧《双绣缘》,让中国四大名绣之一的广绣即将在文化周的舞台上焕发新生。该剧以被后世尊为广绣始祖的卢眉娘为原型,通过“双生双旦”结构,讲述两对男女因“绣”结缘的爱情故事。
芭蕾舞剧《家园》。
广州芭蕾舞剧院的芭蕾舞剧《家园》以大湾区侨胞为核心人物,以现实主义舞蹈创作为基调,融入粤剧水袖、南拳等岭南非遗元素,将民族化动作与芭蕾有机结合,呈现地域文化的独特美感,诠释了个体命运与民族发展同频共振的主题。
当代杂技剧场《站台》。
广州市杂技艺术剧院将携当代杂技剧场《站台》登陆。该剧围绕旅者远行展开,以杂技诠释梦想、自由与生命意义。继《肩上芭蕾》后,《站台》深度挖掘传统杂技概念,融合现代艺术形式创新,探寻“新马戏”艺术,将引领观众踏上一场别开生面的剧场冒险。
广东话黑色话剧《唔讲得》。
来自香港进念·二十面体的广东话黑色话剧《唔讲得》,改编自喻荣军的舞台剧《不可说》,由香港电影金像奖影后叶童领衔主演。作品将影像、多媒体技术与舞台表演相融合,在悬疑、荒诞、暧昧的剧情中融入崭新的叙事手法,更融入广东话特有的幽默元素,使剧作呈现出笑中有泪、泪中有笑的黑色幽默风格。
《布兰诗歌》(摄影:Conrad Dy-Liacco)。
《布兰诗歌》演出包含《布兰诗歌》与《最后的歌》,由香港芭蕾舞团和香港管弦乐团联袂呈献。作品皆取材自经典艺术IP,环绕舞台的九米高台营造出修道院内景,过百位歌唱家现场演唱,打造震撼的观演体验。
澳门多媒体偶剧《虫虫的仓鼠》。
澳门多媒体偶剧《虫虫的仓鼠》由澳门滚动傀儡另类剧场倾力制作,融合大型戏偶服、执头偶、实时投影与戏偶影院等创新元素,构筑出缤纷童趣的舞台世界,将生死教育化为温柔的艺术呈现。
10月9日晚,话剧《唔讲得》率先在上音歌剧院开演,将连演三天。据了解,该剧早前一开售即迅速售罄,备受沪上观众期待。首场演出结束后,观众以热烈的掌声表达对该剧的喜爱。观众卢女士是资深戏剧爱好者,她对南都记者表示:“叶童老师的表演很有张力,即使演出时间很长,但每个眼神、动作都能准确传达角色的情绪。”来自广东、目前在上海工作的观众张先生则有着更强烈的共鸣:“作为沪漂广东人,看到这部讲粤语的话剧觉得特别亲切,感觉两地的距离一下子就拉近了,我也特别期待接下来文化周的其他演出!”
10月18日至19日,多场岭南非遗艺术也将赴上海演出与交流,集中呈现岭南非遗活态传承的优秀成果。作为融舞蹈、武术、音乐、技巧于一体的民间传统艺术,广东醒狮历史源远流长。此次赴上海交流的《狮王争霸》,由屡次登上国内外重大舞台的广州南国醒狮团精心创编,将生动展现国家级非遗广东醒狮的精湛技艺与独特魅力。同样在海内外留下演出足迹的普宁南山英歌队,此次将在文化周献演《雄风》。舞者们将佩戴水浒英雄脸谱,融南拳套路于豪迈舞姿,通过壮观的阵列变换,在奔腾跳跃中向观众展示潮汕人民的勇敢勤劳,传递普宁英歌的千年气韵。
此外,在第二十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期间举办的国际演艺大会,将设置“粤港澳大湾区特展展位”以及举办“粤港澳大湾区专场推介会”,十余家粤港澳具有代表性的演艺机构将集中亮相,向海内外推介大湾区优秀剧目及品牌文化活动,并举办项目签约仪式,不仅将进一步赋能湾区优质演艺资源链接全球市场,更为深化长三角地区与粤港澳大湾区两地文化产业合作探索新路径。
展览
广东美术百年大展将登陆上海美术馆
12场名家大讲堂推动跨区域交流
作为第二十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周的核心活动之一,“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将于10月18日至明年1月18日在上海美术馆举行。
回溯广东美术百年脉络,从岭南画派的“折衷中西”,到当代艺术扎根本土的创新实践,它始终以“新”为魂、以传承为墨,绘就波澜壮阔的百年变革历史。广东美术馆馆长、广东百年美术大展(上海站)总策展人王绍强介绍,本次展览汇集超过350位从近现代到当代的岭南美术名家代表作品共800余件(组),展厅数量19个,展线长度3892米,展览面积20276平方米,规模盛大,为历年之最。
展览设置了“勇立潮头——洋画运动在广东”“艺术革命——岭南画派与国画研究会”“匕首投枪——新兴木刻运动及漫画”等七大板块,以及“山月常明——关山月个案研究、松风三境——黎雄才个案研究”“从广州出发:广州三年展文献展”和“光影美术馆·苏州河畔”等三大特别专题,将从不同维度展现广东美术的深厚底蕴,以及百年间不断探索转型的革新精神。
本次展览期间,广东美术馆与上海美术馆共同策划推出12场高水准、深层次的“岭南文化名家大讲堂”活动,汇聚岭南、江南地区乃至全国各地的文化艺术名家,围绕岭南文化艺术与跨区域文化交流的核心课题,从多元的地域视角和深厚的学术积淀出发,展开深度对话与思想碰撞。
首场讲堂《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变革叙论》已于日前在广东美术馆新馆举行,王绍强担任学术主持,中国美术馆研究员、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梁江,广东美术馆学术委员会顾问、原中国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副主任皮道坚,艺术学博士、上海美术馆策展人项苙苹等专家学者通过深度分享与对谈,带领现场观众回顾广东美术百年变革的关键节点及粤沪两地艺术交流的历史渊源。接下来,11场讲堂活动将在上海美术馆举行,持续举办至明年3月。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钟欣 赵唯佳
图片:剧方、主办方提供中国投资配资平台官网
发布于:广东省富才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